全国普及

【宋】方大琮《殷有三仁》(比干 箕子 微子)

时间:2014-03-27 10:34:29   作者:方大琮/林茂则整理   来源:《铁庵集》卷二十四   阅读:2298   评论:0
内容摘要:【宋】方大琮《殷有三仁论》(比干箕子微子)

编者按:

林氏通用对联里的“三仁”出于何处?

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荀子·议兵》:“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 …”

《史记·殷本纪》: 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廼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见下图片)

四库全书版《史记·殷本纪第三》

 

【宋】方大琮《殷有三仁

(比干 箕子 微子)

 

事有不同所处而同其心,仁者为之,圣人知之。夫天下之变故无穷,而仁人君子之用心无二道也。间有当其会而适其穷,苟无异道,则所处者宜一,而死生去就之不同,是诚何心哉?嗟夫!无圣人之论,仁人君子之心其谁知之?彼其设心措虑,夫岂素有所择?而变故之来,不能以尽如吾意,要必有以处之,而去就或异向,死生不同道,形迹疑似之间,若不能以槩定。而仁人君子之自为者揆之理而正,质之心而安,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意,是a浅鲜者之所能窥哉?知此则知夫子论三仁之旨矣。‘殷有三仁,请申吾夫子之意。吾尝闻圣人之言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则人必杀身然后为仁。又曰‘可以死,可以无死’,死非其地,尤所不可。由世俗之论,则管仲之仁岂非所谓求生以害仁者乎?伯夷之仁岂非所谓 可以死可以无死者乎?而吾圣人皆不以是论焉,况夫世变之适有所遭,而仁人君子之心随寓而随定。《柏舟》之仁人不能奋飞,《羔裘》之大夫以道去国,乘舟之二子争相为死。一死一生,一去一就,无非行此心之正,以达天下之变,非曰苟同苟异也。诚使天下有道,君臣同心,则斯人也,为皋、夔,为稷、契,为伊、傅、周、召,雍容进退,以其君显吾身,无仁人之名而天下享仁人之福,曾谓世变之不可槩定耶?周公之心不见于左右相王之日,而见于跋前疐n之时;屈原之志不见于议国事出号令之时,而见于憔悴江滨之日。仁人君子每于危疑变故之中见之,知此则知夫子论三仁之旨矣。夫以王之懿亲,恩莫隆焉,国之元老,位莫崇焉。方殷之将丧,自夫人言之,固已不胜其中心之哀,况休戚所关耶?即三子之时,以逆三子之志,观其所处之异,以求其所同,则知三子不昌言于朝而私议于家,不显谋于国而託谋于身,则三子之事诚有大不获已者。向使牧野之师一举,殷家之鼎遂移,而相顾咨嗟,继之以死,则六百年之宗祀馁矣,而三子乃能以死邀名耶?死生去就,要必有道,而三仁之称, ,非夫子其谁知之?且夫微子之去也,非薄其君也,非爱其身也,而成汤n不祀,吾深惧焉。观其有‘吾家耄逊于荒’之言,宁忍负,不忍负宗社,浩然而去,人其谓何?而‘王子出迪’之语,箕子n深信之,而复不同所趋焉。谏而不听,犹有所当勉者,何至于徉狂以辱其身? 或者天诱其衷,君之恶不稔,而犹足与为善,其所以隐忍于此者,不以语诸人,而自靖一语,天地鬼神实临之,此王子所以决于行遯,比干亦自知所处矣。存亡继絶,则微子任其责;榜徨俟命,箕子当其事。故惟终始忠谏,以尽吾臣节之所当为。其济,社稷之灵,不济,死不敢爱,是岂匹夫匹妇之为谅哉!不要其心,则三子之事吾知后世以异观之,而《微子》一篇之旨终难明矣。深乎,三子之心乎!渊乎,夫子之论乎!非三子无能行之,非夫子无能知之。虽然,三子岂乐有此名也?天不殄商,王速念乱,则吾之仁何自见?去就之决,死生之审,终无救商之亡,而既获仁人,焚炙忠良,至以为奉辞伐罪者之藉口,则吾何以此名为哉!或者犹谓囚奴横死为三子之不幸,而他日礼访褒封为三子之幸,嗟乎!若三子者,其可以幸不幸论哉?天不祚殷,固三子之所甚戚,而天命有归,吾心亦释焉。此其所以为仁,虽夫子不能以语人,吾何以论其幸不幸云。

【宋】方大琮《殷有三仁》(比干_箕子_微子) 图1

 【宋】方大琮《铁庵集》 卷二十四

比干忠孝传家 林氏一门忠义(甲午海战120周年(2甲子)纪念专刊一)

链接:http://www.znls.net/news/?683.html

更多"氏信息参见 

标题s链接)

创建时间

点击数

《全球林氏信息大全》   550条

2013.12.18  

 3776

《林氏宗祠家庙汇总》 300 个

2014.01.17  

 2714

《林氏字辈总汇》  400个 

2013.12.24 

 1853

林氏家谱目录 600份 

2014.01.14 

 845

林氏宗祠对联 400对 

2014.01.01 

 679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