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研究

关于苍南林雍与平阳梅溪林尧民同一人之考证-从《梅溪桥记》说起

时间:2013-12-15 16:32:27   作者:林茂则   来源:浙南林氏源流网   阅读:2729   评论:1
内容摘要:林雍,字公雅(旧志选举),一字尧民(旧志山川梅溪),由亲仁乡林坳徙居凤林乡梅源(一名梅溪),景定三年(1260)右科进士换文登咸淳四年(1268)

编者按:

苍南林雍之事迹见于明朝《弘治温州府志》和《苍南林坳林氏族谱i,林尧民则见于《平阳梅溪林氏族谱》,两地地域很近,皆属老平阳,两族谱各为其表。而梅溪族人历代口口相传林尧民与林雍为同一人,然谱中却只用“尧民”之字,今从民国《平阳县志》得鲍台《梅溪桥记》一文,觉甚有必要说明两者之关系,遂记之个人所得,以备有志之士进一步考证。

-----------------------------------------------------------------------------

《梅溪桥记》

 

 

        横阳西三十里有溪曰梅溪,发源盖竹山,东出林坑,下经罗源山之北,东注钱仓入江=中有滩曰林滩,林隐君之遗址在焉,父老犹能言之。下数十武为溪头,清流涓涓,澄澈可鉴,予弱冠昏于夏园王氏,尝往游其中,俯仰流连,顾而乐之。然溪流出四山间,盈涸无常,加以垦辟日多,沙土壅塞,一值狂飙震山,奔淙射壑,其声汹汹,行人=失足即坠坎客,往来病之。先时筑坝聚石为步,而洪流啮之,久而倾圮,复筑一坝于旁如旧坝,而石之高过之,涉者恃以无恐,今已二十余年矣。土日以洼,石日以泐,向之所谓可恃者又成陈迹矣。客冬董事等乃捐赀鸠工,辇石为桥,状似长虹,衔以雁齿,阅三月工竣,余闻之跃然日:不=善乎!

        夫旱涝之不齐者天也,燥湿之异宜者地也,物无久而不敝,法无2而不通,因天之时,度地之宜,弥缝补葺,务期有济者,诸董事之力也。顾予窃有感矣。计余之始游于是也,当二月中旬,林鸟争鸣,杂花生树,凡目之所营,耳之所谋,依依如目前事。不图溪上之功筑频仍,始则以坝以石,继则增高,今又易之以桥,曾日月之几何,而陵谷之移易,人事2变迁,已叠至矣。古人云:“三十年为一世”,不信然乎!抑闻兹溪古名梅源,南宋林尧民植树万株于上,通显后而溪之名益彰,今其人已往,手植当无复有存焉,而里之捂绅犹能倦倦以利物济人为心,谁谓古今人不相及也。他日者,余将乘瓜皮小艇由钱仓上溯溪头,与二三亲串吊林子之故居,访八景之遗迹,其览物之情当有过于畴昔者。适门下士王登三,梅溪人也,谒余为记,因述其事,俾勒之石,使后之君子有所考焉。

 

林雍和林尧民同一人之考证

 

1,E文见【民国】刘绍宽《平阳县志<卷四 舆地志四>

又云:梅溪在县西三十里,古称梅源,南宋林尧民栽梅溪上,故名梅溪。后林尧民文武科而溪名日显,下有滩曰林滩,隐士林子玉读书其上,目为八景 见旧志山川)。

 

2关于“林雍

【明】王瓒,蔡芳编《弘治温州府志》卷十三• 人物四• 科第 (第357页):

 林雍,咸淳戊辰陈文龙榜。 林雍(平阳),壬戌武举换文,终编修。

 

【清】乾隆辛亥年(1790)《苍南灵溪百丈林氏族谱》(见下图):

 林雍,镇公之子,讳雍,字功雄,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陈文龙榜进士

查谱中世系,曾祖去疾是林己千(1131-1185)之兄,参见林己千圹志(《处士林君墓志》(链接),林己千之子林应龙,见林氏同名之一二-12个林应龙1.1 (链接)

《苍南灵溪百丈林氏族谱》又称《林坳林氏族谱》(百丈乃林坳之分支)

 

关于苍南林雍与平阳梅溪林尧民同一人之考证-从《梅溪桥记》说起 图1

【清】乾隆辛亥年(1790)《苍南灵溪百丈林氏族谱》

 

3关于“林雍”和“林尧民”关系

【民国】 刘绍宽《平阳县志》,<卷三十五人• 物志四>:

林雍,字公雅(旧志选举),一字尧民(旧志山川梅溪),由亲仁乡林坳徙居凤林乡梅源(一名梅溪),景定三年(1260)右科进士换文登咸淳四年(1268)。

林坳见链接林坳林氏考》和《林坳查考经历记-林仲三

 

【清】光绪癸己(1893)《平阳梅溪林氏族谱》中关于林尧民的记载(见下图)

 

关于苍南林雍与平阳梅溪林尧民同一人之考证-从《梅溪桥记》说起 图2

【清】光绪癸己(1893)《平阳梅溪林氏族谱》

关于林尧民和林子玉的记载

 

4关于“林雍”在梅溪的旁证(林雍外甥曹稹孙寓居梅溪

【明】凌迪知《万姓统谱》(约成书于1573-1600年,距今400余年):

 林雍,为国史实录院编修官,尝诲其甥瑞安曹稹孙,文法多采《左氏》及《战国》语,稹孙遂以文名世。元朝曹家遭兵祸,寓居梅溪。

 

曹稹孙见于瑞安许峰曹村《曹氏宗谱》孙衣言所录的《曹氏门阀》(《浙南谱牒资料汇编》三,第305页)

 

注:关于《万姓统谱》一书的说明

《万姓统谱》曾为《钦定四库全书·子部》所收,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称其“胪载详尽,考姓氏者莫便于是书”。

《万姓统谱》,亦称《古今万姓n谱》,明代万历年间凌迪知撰,140卷,另附《历代帝王姓系统谱》6卷和《氏族博考》14卷。该书将古今姓氏分韵编排,以姓氏为目次,先常姓,后稀姓,每姓下先注郡望和五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并考姓氏所出,而后依时代先后,分列各姓著名人物,从古代至万历年止,记述人物生平事迹,实则合谱牒传记共成一书。因其收罗广博,既可为姓氏学专著,又可作为查阅历史人名的工具书,所以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梅溪桥记》作者简介:

鲍台(1761-1854),字石芝。先世自平阳岭门徙居菼浦,鲍台徙居柳嘉阳,再徙金舟乡夏口。清嘉庆甲戌(1814)府学岁贡,肆力诗与古文辞。福鼎林滋秀推其诗为逸品,孙锵鸣序其诗:“灵机内运,锻炼自然。质直之旨,雅近香山;古淡之音,直追韦、孟。而其胸次浩然,性情笃厚,未尝有感时嫉俗之言,与夫忧老伤贫之意。”“修道养寿,俺然名利之外,故发而为诗,冲融淡妙,其拔出尘俗不可以道里计也。”晚年究心邵氏学。卒年94岁。著有《一粟轩诗文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