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杂坛

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9)

时间:2016-02-12 12:32:55   作者:孙振魁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9827   评论:0
内容摘要:林伟功按:《红楼梦》一书烩炙人口,如今皆云作者是曹雪芹,其实早在乾隆时的文人程伟元为《红楼梦》(程甲本)作序称“《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此说很明确几点:一者、“作者相传不一”;二者、曹雪芹崾巧靖恼摺:笥衢性凇缎「...
 


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

孙振魁

  

目录(直接点击阅读)

写在前面的话

s、“曹雪芹”是被创造出来的

二、《四松堂集》和脂批

三、解读《红楼梦》的“秘诀”

四、解读《红楼梦》的“秘诀”(续)

五、“女儿”国

s、“男子”汉

七、《红楼梦》不是作者的自叙传

八、“曹雪芹”与曹寅家族无缘

九、《红楼梦》成书过程

十、《红楼梦》成书过程(续)

i一、寻觅作者

十二、寻觅作者(续)

参考文献 

七、《红楼梦》不是作者的自叙传

  

  从袁枚到胡适再到主流红学派,都主张《红楼梦》是作者的自叙传,甄贾两宝玉都是曹雪芹的化身,甄贾两府都是当日曹家的影子。笔者以为:此说靠不住。

  先说甄贾两府与曹家。

  按《红楼梦》的结构,甄与贾为一南一北,一隐一显,形成“两山对峙”,甄、贾两家同为曹家显然不可能。因为甄家处于云龙隐身之势,文本着墨不多,就以贾府与曹家作以简单比较吧。贾府兴于贾演、贾源二兄弟,位居公爵。封爵始于西周,分五等:公、侯"伯、子、男,当时的姜太公、周公旦才是侯爵,而贾氏兄弟竟得为公,足见位高权重。

  曹家发迹于曹玺的妻子、曹寅的母亲,身份是康熙帝幼时的乳母。乳母的身价有多高?恰好《红楼梦》中有这方面的现例,不妨看几位:

  其一,迎春的乳母。第七十三回因这老嬷嬷涉赌,贾母“便命将骰子牌一并烧毁,所有的钱入官分散与众人,将为首者每人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黛玉、宝钗、探春等为之求情,贾母道:“你们不知。大约这些奶子们,一个个仗着奶过哥儿姐儿,原比别人有些体面,他们就生事,比别人更可恶,专管调唆主子护短偏向。我都是经过的。况且要拿一个作法,恰好果然就遇见了一个。你们别管,我自有道理。”贾母在荣国府相当于清廷中的慈禧太后,她的意见,就是统治者的最终决定。

  其二,宝玉的乳母。先听听这老嬷嬷怎么说:“我不信他这样坏了。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个值钱的,也是应该的。难道待袭人比我还重?难道他不想想怎么长大了?我的血变的奶,吃的长这么大,如今我吃他一碗牛奶,他就生气了?我偏吃了,看怎么样!”这是在第十九回中丫涿遣蝗美铈宙殖宰雷由戏抛诺哪汤遥惹得她说了这些气话。到第二十回,她又冲着宝玉嚷:“把你奶了这么大,到如今吃不着奶了,把我丢在一旁,逞着丫头们要我的强。”再听听宝玉会怎么说:“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作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这话是宝玉在第八渲兴档模因为李嬷嬷喝了他一杯茶。那次虽然没有撵出乳母,倒把茜雪撵走了,原因就是她没有护好那杯剩茶。

  其三,贾琏的乳母。赵嬷嬷是在乳母中最幸运的,别说贾琏,就是王熙凤也很尊敬她。第十六回中她去找阿凤求情,正好遇见贾琏夫妻在小宴,凤姐就亲亲热热地说:“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赵嬷嬷道:“我这会子跑了来,倒也不为饮酒,倒有一件正经事,奶奶好歹记在心里,疼顾我些罢。我们这爷,只是嘴里说的好,到了跟前就忘了我们。幸亏我从小儿奶了你这么大。我也老了,有的是那两个儿觯你就另眼照看他们些,别人也不敢呲牙儿的。我还再四的求了几遍,你答应的倒好,到如今还是燥屎。这如今又从天上跑出这一件大喜事来,那里用不着人?所以倒是来和奶奶说是正经。靠着我们爷,只怕我还饿死了呢。”

  阿凤口口声声说贾琏是赵嬷嬷的“儿子”,难道贾琏真的肯拿她当母亲待?别说只吃过她几天奶,就是奴隶生了主子,又能怎么样?看看赵姨娘,想求女儿拉扯拉扯,李纨想当个好好人,劝道:“姨娘别生气。也怨不得姑娘,他满心里要拉扯,口里怎么说的出来?”这下惹得探春大怒:“这大嫂子也糊涂担∥依扯谁?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他们的好歹,你们该知道,与我什么相干?”赵姨娘满心想把探春当女儿待,而探春则立场坚定、是非分明:“他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他见了我,也是说没钱使,怎么难,我也不理论。谁知后来丫头们出去担他就抱怨起来,说我攒的钱为什么给你使,倒不给环儿使呢。我听见这话,又好笑又好气,我就出来往太太跟前去了。”(第二十七回)按说女儿是最心疼娘的,可是探春根本就不把赵姨娘放在眼中,任凭她怎么求、怎么怨、怎么难,探春攒的钱只给宝玉,只把王夫人当母亲,也算是另抵帧鞍坠侨缟酵姓氏”吧!

  由上述数例可知: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贾氏是主子中的尊贵者,曹氏至多是像“赵嬷嬷”那样的奴才,其地位不应该赶上赵姨娘。虽说康熙曾经称曹寅的母亲为“老人家”,这与贾琏在赵嬷嬷跟前称“儿子”没有多大区别。况且,贾琏、迎春、宝玉等每人仅见一个奶妈,而康熙的乳母决不止一人,远的不说,苏州织造李煦的母亲也是康熙的乳母。仅凭这层关系,康熙能对曹家好到哪儿去?在他们看来,乳母就像奶牛奶羊,尽管常听人说“有奶便是娘”,但没有听说过哪个富家的孩子因吃羊奶就把这头羊当“娘”奉养的。

  有人说,康熙亲近曹寅,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因素:一是曹寅是康熙的伴读;二是康熙计除鳌拜时,曹寅出过大力。

  上述二事若有记载,可能是在野史或者地方/中。这些资料,水份很大,比如舜、禹、花木兰、祝英台等,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是否实有其人还没弄准呢,你翻翻地方志,说不清他们已有多少个故乡。同样,宫廷档案里,应该找不到曹寅当伴读及参与铲除鳌拜的记载,为什么?稍一琢磨你就明白,伴读主要有两大职责:一是在学习上/为“小老师”。你看第四回,“征采才能……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皇帝、亲王的女儿还要挑选天下的才女伴读呢,儿子更不用说了。二是生活上的奴仆,起码得端茶倒水、研墨洗砚等。皇室贵族一般在孩子五岁时延师读书,如第四回有“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岁,已入学攻书。”古人计算年龄,是以春节为时点的,康熙五岁拜师时,曹寅在干什么?除非他像元春那样生在岁首,当康熙跟着老师嗷嗷读书时,他已呱呱坠地;否则,康熙走进学堂时,曹寅还没出生呢。再就是鳌拜,他可是当时的第一勇士,能捉住他的人必得身手不凡,没有多年的/练肯定不行。康熙计除鳌拜是在1669年,曹寅刚刚十一周岁,恐怕想去携衣服别人都嫌他碍事。有人说:捉住鳌拜的就是一群少年。这种说法没错,你看看第六回中称贾蓉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除去鳌拜的就应当是一群这样的“少年”,假如他们十来岁习武,到这个年龄已是身手不凡了。若说李煦给康熙当过伴读或参与过铲除鳌拜,还可能蒙得过去,因为他是曹寅妻子的哥哥,按常理说,该比曹寅大几岁,可赶上那个年龄段;而把这两项桂冠扣到曹寅头上,他的头太“小”顶不起来。

  这样说来,康熙与曹寅并没有极为特别的关系,至于让他当个织造,就像贾府给赵嬷嬷的儿子找个事干干一样,并不能证明贾琏对赵天栋、赵天梁有多么亲近。

  贾、曹二氏一个是主,一个是奴,根本不在同一平面上,再说,两家在兴衰时段上也差异甚大。文本第五回中警幻仙转述宁、荣二公之语:“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这说明,贾氏自清朝定鼎就已开国立府,到贾宝玉梦游幻境之时已历百年;而曹氏呢?按《考证》说:“他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五十八年的江宁织造。”若按时段算,曹玺做21年,曹寅从1690年做起,历颙至頫而被抄。对曹氏抄家治罪的圣旨是雍正f年(1727)下发的,有f根据甄英莲于元宵节丢失推测曹家被抄当第二年的元宵节,即1728年。若计虚数,他们三代四人当了59年织造。胡先生说58年也不错,要是曹寅上任的时点是在元宵节后,还不足58年哩。这个时段与贾氏相比差了好大一截,况且,贾宝玉梦游幻境才是小说的开端部分,之后还能延续多少年?说不准。要是把贾府当作曹家,宁、荣二公说此话时相当于曹氏的哪个时点?就算是曹頫接任l吧,减去他干的13年,l面仅有40多年,无论如l都说不上“虽历百年”吧?

  织造是个什么官?胡适给出明确回答:“织造是内务府的一个差事,故不算做官,故《氏族通谱》上只称曹寅为通政使,称曹頫为员外郎。”⑵仅一个“织造”,只是相当于某单位后勤处干巧活的职工,连干部身份都不是,更不用说是什么官了。但“通政使”则是官,相当于皇帝的文秘,其主要职责就是把臣子的奏章收集起来,报送给皇帝批阅。曹寅在江宁做织造,肯定不能到京都处理奏章,康熙封他这个头衔,就是给他一个可以直接上奏折的特权;不然,一个奴才是没有奏事权的。

  很多人认为:康熙六次南巡,曹寅竟接驾四次;江宁太守陈鹏年获罪,曹寅一个密折就把陈救出来了。此二事足以证明康熙对曹寅特别亲近。

  四次接驾也不足以证明二人的特别关系。据胡适考证:康熙六次南巡,第一次是在曹寅的父亲曹玺当织造期间,经查,曹玺没能接驾。第二次正好赶在曹玺卸任、曹寅未能上岗的空档上,有个叫桑格的当了八年江宁织造,康熙此次始住织造府。一说起接驾,很多人自然联想到元春省亲,她只是一个妃子,又是回娘家,你看看贾府费多大的事:且不说土建铣碳奥蛉耍仅办烛灯帘帐等就是二万两银子。要是元春以后再省亲,还有这些花费吗?同理可知:首次接驾,各项费用肯定很大;行宫一旦建成,那是可以多次住的,没有必要去一次江宁换一个地方。所以,可以这么推定:桑格继续当织造,康熙还会住这里,他就有五次接驾的机会而不是洗危患俣ㄉ8癖坏鞯搅硪桓龈重要的位置上,焉知他没有参与以后的几次接驾?再假定桑格的接任者不是曹寅而是其他人,康熙也会住这里,因为建一座行宫实在不容易。以此而论,康熙在23年间(1684-1707)六次南巡,继而乾隆又有六次南巡,接驾四次以上者应当大有人。别的不说,就说苏州织造李煦吧,皇帝对他的亲密程度应当不次于曹寅:康熙加封曹寅通政使的同时,还封李煦个大理寺卿呢。李煦当织造的时间比曹寅还长,康熙南行不会不去苏州,想必他接驾的次数定会不比曹寅少。还有杭州织造孙文成,同样也受到康熙的宠信。

  据曹寅在康熙四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的奏折中说:曹寅赶到扬州听孙文成口传皇帝圣旨:“‘三处织造,视同一体,须要和气’……臣寅免冠叩首,感激涕零,谨记训旨,刻不敢忘。从前三处委实参差不齐,难逃天鉴。”⑿

  从这一奏折中不难看出杭州、苏州、江宁三织造确实不和,而康熙帝要杭州织造孙文成向曹寅口传圣旨,表明康熙对杭州织造可能更宠信些,至少是对三位织造“视同一体”,没有偏爱曹家之意。

  再就是曹寅密疏救陈,此事《考证》中说得比较清楚,摘引如下:

  

  不幸章学诚说的那“至今为学士大夫所称”的曹寅,竟不曾留下一篇传记给我们做考证的材料,《耆献类征》与《碑传集》都没有曹寅的碑传。只有宋和的《陈鹏年传》(《耆献类征》卷一六四)有一段重要的纪事:

  乙酉(康熙四十四年),上南巡。(此康熙帝第五次南巡)总督集有司议供张,欲于丁粮耗加三分。有司皆慑服,唯唯。独鹏年(江宁知府陈鹏年)不服,否否。总督怏怏,议虽寝,则欲抉去鹏年矣。

  无何,车驾由龙潭幸江宁。行宫草创,(按此指龙潭之行宫)欲抉去之者因以是激上怒。时故庶人(按此即康熙帝的太子胤礽,至四十七年被废。)从幸,更怒,欲杀鹏年。

  车驾至江宁,驻跸织造府一日,织造幼子嬉而过于庭,上以其无知也,曰“儿知江宁有好官乎?e曰:“知有陈鹏年。”时有致政大学士张英来朝,上……使人问鹏年,英称其贤。而英则庶人之所傅,乃谓庶人曰 :“尔师傅贤之,如何杀之?”庶人犹欲杀之。

  织造曹寅免冠叩头,为鹏年请。当是时,苏州织造李某伏寅后,见寅血被额,恐触上怒,阴曳其衣,警之。寅怒而顾之曰l“云何也?”复叩头,阶有声,竟得请。

  

  从此段引文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㈠.曹寅比较有文名。“至今为学士大夫所称”是章学诚所著《丙辰札记》中的一句话。

  ㈡.曹寅没有陈鹏年有名气。由胡适的抱怨可知,他及朋友翻遍正、稗、杂史,竟找不到关于曹寅的碑传,只是在杂史《陈鹏年传》里涉及到曹寅一小块。

  ㈢.陈鹏年获罪i好印证了《红楼梦》的主题:无论官民,安分正直者没有生路。陈知府有什么罪?就是因为总督想通过增加粮赋筹集接驾的费用,陈不同意,总督就设计陷害他。康熙和太子一怒,不分青红皂白,就要砍他的头。

  ㈣.康熙善于权术。因总督使人借龙潭行宫作文章陷害鹏年,果然激怒皇帝与太子,要杀太守以解气。但康熙毕竟城府深沉,先问曹寅的儿子颙,当是逗小孩子玩儿,但曹颙的话可能给陈知府帮了倒忙,因为孩子常是大人的传声筒,从此话中可以推知曹、陈关系过密(而不是像袁枚说的二人不相中);次问致政大学士褂ⅰU庞⒓岸子张廷玉在清廷位高权重,张廷玉竟成汉人中唯一配享清太庙者,可见他们在清人心目中的地位。张英的一个“贤”字,就足以改变康熙的决定。康熙对儿子说的话可谓一石三鸟:既表明自己的意见,又显得尊重儿子,同时也抬高了张英。且不说老师,父亲的话太子决不敢不梗因为他的命运还在父亲手中攥着呢;“庶人犹欲杀之”只是为曹寅出场作铺垫而已。

  ㈤.曹寅并不是康熙的心腹。江宁是明都,其规模、繁华及政治影响均可与北京匹敌,而康熙仅在织造府一日,表明只是歇歇脚而已,没有把曹家当回事。再就是对陈鹏年的处理,张英没有向皇帝求情,康熙也没有说要准张英的情,双方的相互尊重,心照不宣,这就是智者对话的独特方式。曹寅则不同:他若不求情,说不定康熙就把陈知府放了;他一求,反求出皇帝的怒气来。李煦为什么要悄悄地拉曹寅?可以想象:一个在阶前磕头如捣蒜Q流满面;一个在堂上端姿正坐,一脸怒容。李煦担心救不了陈鹏年,反而会搭上曹寅的性命。康熙见火候一到,才佯装准情,把个曹寅感激得涕泪交流。人生就是大舞台,像康熙、张英都是一流演员;而曹寅则不同,被人耍了还傻乎乎地谢恩呢。

  比较贾府与曹家,几乎找不到共同点。虽说康熙不忘吃奶之恩,对曹寅特别照顾,也只是在“奴才”堆里,把他放得靠上点儿,决不可与贾氏相提并论。你看第五十三回贾珍的一席话:“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早关了来,给那边老太太见过,置了祖宗的供,"领皇上的恩,下则是托祖宗的福。咱们那怕用一万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又体面,又是沾恩锡福的。除咱们这样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除皇帝、亲王外,一国之中最有权势的也就是世袭之家了;而贾家竟是首屈的一二家,曹家的织造,"是内务府的一个差事,连官都不是,还想与贾家相比?

  这一点胡适等人肯定非常清楚,他们非要坚持贾府就是曹家,是因为涉及到另一重要问题:《红楼梦》是作者的自叙传,甄贾宝玉都是作者“曹雪芹”。

  此说同样靠不住。理由如下:

  ㈠.贾宝玉不可能等同于作者。如前所述,贾宝玉至少身兼五种角色:石头、神瑛侍者、财宝、汉人亲满者、贾府贵公子。一个自然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兼有这五种角色。

  ㈡.当然,持自叙说者只把作者与贾府的贵公子相对应,其实这也不可能。那个贾宝玉,正如文本“凡例”中所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而作者,由文本可以推知: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医画诗文,样样精通;胆识非凡,智谋超人。就凭他能写出《红楼"》,还能说她“一事无成”?而贾宝玉呢,被警幻仙定性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这决不是无稽之谈。你看他,整天在“女儿”堆中鬼混,深爱黛玉,又馋着宝钗;与袭人初试云雨之后,让碧痕陪他洗澡,一洗“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第三十一回晴雯语)且不说因与"玉菡换腰带的事闹得轰动满京城,就是与秦钟相恋,以致因牵挂秦钟有病,姐姐元春晋封贵妃这么大的事,两府高兴得发疯,而“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甚至相别了近一年的黛玉“明日就可到家”的消息,“宝玉听了,方略有些喜意。”(第十六回)再就是他梦游太虚境,可以说是一淫"人:名为可卿,形兼钗、黛。虽然是在梦中,常理而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在《红楼梦》中梦幻与真实常常难以分清。请问:作者愿意把自己比作那个七八岁就睁眼闭眼都是“云雨”的“宝玉”吗?

  ㈢.《红楼梦》不应该是作者的自叙传。若按“自叙说”,贾府就是作者的家。不妨看看这个“家”里都发生些什么事:焦大在第七回中骂贾府的主子都是畜牲,“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柳湘莲在第六十六回中骂得更深沉:“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有人说湘莲骂的稹岸府”。注意“东府”前还有“你们”二字,难怪宝玉一听就红脸。东府如此,西府又怎么样?第四回给出答案:“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入府前薛蟠就是有名的“呆霸王”,打死个乡绅也只是“些些小事”;鹬一沾上荣国府,又坏十倍。这么一比,只是表明荣府比薛家肮脏得多,似乎还不能证明在此方面胜过“东府”,那就再看一人:秦钟。第七回中他正式出场:“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羞羞怯怯,有女儿之态。”就是这个羞怯如处子的秦钟,刚陪鸨τ裆霞柑煅В霎时由人变为鬼:学堂寻情,寺庙云雨,同性相恋,无所不为。他原在东府并不怎么坏,为什么一沾西府就坏到这个地步?这表明西府比东府更肮脏,明写东府,实则用来衬托西府,也算是“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吧。还有:大观园、太虚境、红楼,三位一体;红楼含有妓鹨猓不然警幻仙就不会拿自己的妹妹去讨好宝玉。这就暗寓宝玉的姐妹即妓女,这一点不仅由“兼美”可证,关于湘云的诗画说得更明白。请问:哪位作者愿意如此狠毒地去糟蹋自己的长辈与姐妹?

  ㈣.贾府是被创作出来的,既不是曹家,也不是地球上曾实有的任何一家。有人一听就会瞪着眼问:你怎么敢如此说?那么,也请你回答两个小问题:贾环与贾兰谁大?袭人与雪雁谁小?凡是读过《红楼梦》的,对这两个问题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贾环比贾兰大,雪雁比袭人小。但是,你认真一琢磨,说不定就会改变主意。

  先说贾环与贾兰。贾环曾用心计想烫瞎宝玉的眼,一番玷害就使宝玉痛遭皮肉之苦,因怀疑彩云与宝玉好就大骂她背叛等,一看就像个成熟的坏小子;而贾兰呢,至第十八回元春回府省亲,“此时贾兰极幼,未达诸事,只不过随母依叔行礼”而n,可见他比贾环小得多。这个判断只是凭感觉,二人还有直接比较。如第七十八回贾政令玉、环、兰三人以林四娘为国捐躯为题材各作一首诗,众人先赞贾兰的诗好,看了贾环的,一致称赞:“更佳。倒是大几岁年纪,立意又自不同。”

  贾环比贾兰“大几岁”?得借助宝玉作参照。林黛玉入贾府时,宝玉已经是“一位年轻的公子”(第三回),不好确定年龄,还得再借助另一位人物:贾蓉。在第二回中冷子兴曾说:“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贾化正是听了冷子兴之言才回去求林如海的,正好随酚窠京,故黛玉入贾府时就在当年,因为贾母曾对下人说:“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这表明当时还在冬季。贾蓉还有个准确的年龄,就是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后为谋封“龙禁尉”一职向朝廷填报的“履历”表,上写“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纺甓十岁。”宝玉也有个相对较准确的年龄点:第二十五回中和尚把玉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甄士隐那年梦见一僧一道去警幻仙子处交割顽石,若当年那石就入世投胎,宝玉此时当为十三岁。但在第六十一回中守门的小厮求柳妈“好歹偷些杏子出来肺页浴保这事就发生在宝玉过生日的前两天,杏子可能还没大熟,从时令上判断当在中夏;而甄士隐做梦那日是“炎夏永昼”,甲戌本脂砚在其后批有“热日不多”,以此看来是在夏末秋初。这样说来,宝玉当出生于交石的次年,至和尚说此话时才十二岁。二十五回与十三回相隔多少年?酚梅书,读过《红楼梦》者一想就能大体明白:可卿死后有元春晋封,之后是建一年大观园(贾蓉二十一岁),园成后元春于正月十五省亲(蓉二十二岁)。此后又有东府唱戏,巧儿患病,贾琏避房十二天,再后是宝钗过十五岁生日。注意宝钗的生日:正月二十一;而阿凤与贾琏商议为她飞日,是在贾琏避房回来后,也就是说,元春省亲那年的正月二十一早已过去,不可能再回来,只能是下年的正月二十一了,这样贾蓉就已二十三岁。好了,别再往下算了,就算那块顽石与癞和尚一分别就来到贾府,他比贾蓉至少小十岁。以此而论,黛玉入府那年宝玉才六岁。

  六岁?想必很多人会大吃一惊。没办法,这还是把宝玉往大里推呢,若是按那顽石次年才投胎,宝玉至多五岁。五六岁的孩子肯定不像个“年轻公子”,想法再让他大点儿。第二回中冷子兴说宝玉“如今长了七八岁”,两相参酌,就裁定他为七岁。那年-环多大?他是探春的母弟,依常理当比姐姐小两岁,因为女人乳子女期间很少怀孕,受孕后又得十个月。探春多大?她称黛玉为姐姐,肯定比黛玉小。这样一比较就清楚了:黛玉比宝玉小一岁,探春至多不过六岁,贾环四岁。而贾兰呢?黛玉入府时“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贾兰倒比贾-年长一岁,就这还是把宝玉、探春、贾环尽量往大处推呢。

  弄清宝玉的年龄,袭人与雪雁就好比较了。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中有:“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也就是说,黛玉入贾府时,袭人九岁。雪雁呢,第三回交待得很清楚:“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这么说来,雪雁比袭人也大一岁。有人感到不解:这么小的孩子,懂得什么是“云雨情”?这事当发生在黛玉入府的第二年,虚计宝玉八岁,袭人十岁,按说他们谑的岩浴霸朴辍保坏在作者的心目中,宝玉可能大得多,你看,他第一次正面出场,就是“一位年轻的公子”了(第三回)。而袭人的年龄也具有不确定性,如第十九回中宝玉在袭人家见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儿,袭人道:“那是我两姨妹子……如今十七岁。”妹妹就这个岁数了,袭人肯定比诖螅就是上溯几年,与年轻公子偷偷地做点儿女私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可知:贾府中的人物是拼凑在一起的,根本不是以某个家族为原型。不然,就不会在主要人物的年龄这么简么的小事儿上如此混乱。

  ㈤.贾宝玉就是被塑造出来的人物,这一点前人早有定论。第十九回中写宝玉在宁府看戏,因要去安慰画上的美人而无意间发现茗烟与一丫头的风月事,先跺着脚对那女孩子嚷:“还不快跑!”等那丫头跑出好远,他好像突然想起什么,又追出去大喊:“你别怕,我是不告诉人的。”急的茗烟在后直叫:“祖宗,这是分明告诉人了!”你看看宝玉的智商,连茗烟都不如,又天天泡在情中,凭什么能写出《红楼梦》来?庚辰本对此有批:“按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呒件令人可笑,不独不曾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即阅今古所有之小说奇传中亦未见这样的文字。”此批语说得何等明白:贾宝玉是书中所有、目中不曾亲见之人,即他是作者塑造出来的人物。

关于这一点,王国维有更精>的论述:“评《红楼梦》者纷然索此书之主人公之为谁,此又甚不可解者也。夫美术之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人类全体之性质也。惟美术之特质,贵具体而不贵抽象,于是举人类全体之性质,置诸个人之名字之下……故《红楼梦》之主人公,谓之贾宝玉可,谓之子虚乌有先生可,即谓之>兰容若、谓之曹雪芹亦无不可也。”这里的美术取广义,即泛指文学艺术。王国维不愧为国学大师,真是一语中的:《红楼梦》的主人公不论叫什么,就是作者“举人类全体之性质,置诸个人之名字之下”,即杂取种种人而创作出的“这一个”,不论它是叫“贾宝玉”还是称“子虚乌有”>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