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墓志

【宋】林熙《南宋吏部侍郎林祫圹志》(乐清 林莲屿)

时间:2013-09-29 12:32:52   作者:林佳欣   来源:浙南林氏源流研究网   阅读:2356   评论:0
内容摘要:宋吏部侍郎林蓮嶼公墓志先君吏部侍郎諱?字藏英姓林氏上世居閩後避五代亂徙溫之樂清玉環鄉曾祖諱勉妣戴氏祖諱善妣韓氏考諱季仁累贈至朝奉大夫妣朱氏贈宜人大夫以宜人居永嘉遂遷焉五子一女先君居次慶元丁巳十二月二十七日申時生紹定五年補入太學嘉熙改元奏名上舍連丁內外艱淳祐四年以上舍當待對會時相有...

  宋吏部侍郎林莲屿

              可参见 林莲屿年谱》一文

宋吏部侍郎林莲屿

先君吏部侍郎讳祫1,字藏英,姓林氏。上世居闽,后避五代乱,徙温之乐清玉环乡2。曾祖讳勉,妣戴氏。祖讳善,妣韩氏。考讳季仁,累赠至朝奉大夫,妣朱氏,赠宜人。大夫以宜人居永嘉,遂迁焉。五子一女3,先君居次,庆元丁巳十二月二十七日申时生(1197)。绍定五年(1232),补入太学。嘉熙改元(1237),奏名上舍,连丁内外艰4。淳四年(1244),以上舍当待。对会时,相有仇,学校意抑。就南省5,中进士第,授迪功郎、静江府府学教授6。十二年(1252),特差充广西转运司干办公事,关升从事郎。宝佑四年(1256),考举及格,改宣教郎。寻差充礼部别试所点检试卷官,授潭州衡山县,未上。夏四月,除国子录。十一月,以三学诸生上书攻丁大全7有诏申严学禁,立石门。尤先君与小司成陈公坚力争之,皆罢。五年三月(1257),谪居婺州。开庆f年(1259),大全罢相。十一月,得旨放。便明年,改元。景定正月一日(1260),除太学博士,以疾辞令。太傅平章魏公视师还朝,七月,始就职。八月,兼景献府教授,磨勘转奉议郎8。十月,除宗正寺簿,以进玉牒转承议郎。二年四月(1261),除秘书郎,磨勘转朝奉郎。十月,除著作佐郎并兼职依旧,以讲周礼彻章转朝散郎9。三年(1262)正月一日,除兼权工部郎官兼讲仍旧,以更迭求外补差,知徽州。五年十二月(1264),领郡事,磨勘转朝请郎。咸淳初元(1265),以令上登极,恩转朝奉大夫。二年二月(1266),除监察御史。十一月,除右正言兼侍讲,磨勘转朝散大夫。三年三月(1267),除左司谏兼职依旧。宝训彻章,转朝请大夫。丐祠不允,10四年正月(1268),除起居郎兼权侍右侍郎,兼职依旧。周易彻章,转朝议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二月,差知贡举。三月,除权侍右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升侍读。五月,以病丐祠,屡疏不允。乞郡11,又不允。十一月,祷雪上天竺12,复被旨虑。因脚气骤作,七日疾,顿革表、请纳禄,特转两官守吏部侍郎,依所乞致仕。以二十七日亥时终于位,年七十有一。遗表闻:特赠四官积阶至正议大夫。娶王氏,封宜人,故万安军签判王公吉之女。男熙,孙二人:景初、本初,将以遗a补官。呜呼!先君官至法,泛风节言论为世推重,扬立之道尽矣!而不肖孤熙犹以不得侍养里居,优游晚景,为终天之恨,是则熙之重不孝也。呜呼痛哉!忍死遵治命,以六年十月癸酉(1270),奉柩葬于乐清县山门乡本觉院山13。谨叙历官岁月始末,纳诸圹。若夫出处行事,则有太府大卿检正公斋陈公均状,兹不敢述孙14。子熙泣血谨志15,宗侄太学待省进士一龙填讳16,刊士周天佑。

①林祫(11971268):字藏英,号莲屿,浙江温州永嘉人。其上世为避五代乱,由闽迁居玉环,父季仁公迁居永嘉(今温州市区)。

祫:《温州府志》作祫,旧谱或作袷,200452日=土墓志为木合,现字库无该字,康熙字典注:音柙(xiá),剑柙也,柙古同匣。结合莲屿公字藏英,可见史书古谱所载为错字。

明《弘治温州府志》宦业传载:林祫,字藏英,永嘉人。与弟易同等淳祐第。教授静江府,专以周、程诸书为学者讲说。又置乳洞庄以津贡士,至今赖之。除国子录,坐诸生上书罢,谪婺州。景定更化,以博士召,历宗正簿、秘书、著作郎,兼工部郎。知徽州,除监察御史。面对,言“不世之大功易立,至微之本心难保,敬肆少殊,影响绝异。”迁右司谏,擢起居郎。阅岁进权吏部侍郎,寻卒。祫器局严整,遇事缜密。初为学官,抗议排奸,宁摈弃不顾。及显被擢用,而谦靖冲退,澹如也。

②据永嘉《瓯北罗浮林氏宗谱》记载:光禄大夫曾公,为莆田孝子攒公之后,五代时由a建长溪赤岸桂枝亭迁玉环田岙里,至林善公早逝,夫人韩氏因玉环海岛寇盗为患,抚孤子庆公迁居温州五马街。而墓志载祫父季仁公因夫人朱氏居永嘉,遂迁居永嘉。

据明郴州太守朱守宣所作芙蓉前垟《林氏新建小宗祠序》记载:芙蓉林氏上世自杭孤山徙居玉环乡,至莲屿公登淳祐留梦炎榜进士,历官侍郎,五传而至壬六公乃自玉环乡徙居芙蓉里。

芙蓉壬六公长子端一公出土墓志记载:始祖居玉环之东岙(今楚门东西村)。

玉环:以玉环山或玉环岛而得名。古为乐清县玉环乡,今为玉环县。明成化12年(1476年),析乐清县山门、玉环两乡6都地隶太平县(今温岭市),属台州府(今台州市)。

季仁:永嘉《瓯北罗浮林氏宗谱》载:善公子讳庆,夫人薛氏,生子五:龙、祫、易、璋、衍。今林祫墓志出土善公子讳季仁,夫人为朱氏。永n之谱记载当误。

另明《弘治温州府志》宦业传载:易,字藏用,知益阳县。适疆场绎骚,而措置有方,境内帖然。诸司交荐,主管官诰院卒。性孝恭,兄弟无间言。葬亲躬自负土杵筑,周人之急无靳色。持身谨饬,虽抱恙两年,每正襟危坐,迄暝不乱。      

乐清《芙蓉林氏宗谱》记载:林易,字藏m,号莲嵛,与兄同登进士,墓本处阮岙。

④丁艰:即丁忧,亦称丁家艰,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源于汉代。宋代,由太常礼院掌其事,凡官员有父母丧,须报请解官,承重孙如父已先亡,也须解官,服满后起复。夺情则另有规定。后世大体相同。“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丁内艰,丧制名,即丁母忧,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外艰 ,丧制名,即丁父忧,旧指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

⑤南省:尚书省的别称。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之南,而尚书省更在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称南省。也特指隶属尚书省的礼部。

⑥静江府:静江是广西桂林市的古称。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升桂州为静江府,元改广西"中书省静江路,故桂林在南宋、元时期又称为静江洪武五年,明朝政府改静江府为桂林府,从此正式确定了桂林的名称并沿用至今。

⑦六君子事件:宝祐四年,宋待御史丁大全劾罢宰相董槐。罢相之制未下,大全调兵百余人近逐董槐。太学诸生林则祖、陈宜中、刘黻黄镛陈宇曾唯等联名上书,揭发、声讨佞臣丁大全、卢永升、董宋臣等罪行,被削籍发送边远州郡拘管。国子监祭酒、司业等闻讯,率领十二斋太学生整顿衣冠恭送6人出桥门。丁大全闻讯大怒,在太学中立碑,严禁太学生“妄议国政”。士大夫则翕然推许,称之为六君子。开庆元年(1259),丁大全被劾罢官,“六君子”才免解。

⑧磨勘:磨勘指审核、推究,宋代将之作为考深和诠选的一项制度,是古代政府通过勘察官员政绩,任命和使用官员的一种考核方式。

⑨彻章:与经筵有关。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

10丐祠:宋代设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等,他们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因祠禄官主管祭祀,故充任祠禄官称奉祠,因故自请充任祠p官,以处闲散之地称请祠,或称乞祠、丐祠。

11乞郡:即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12祷雪:即祈雪。是一种借迷信宗教仪式,请求上天垂U,降雪消除灾难。

上天竺:即杭州法喜寺,该寺创建于五代吴越王时(907—960年),原名天竺看经院。清代乾隆时改名为“法喜寺”。

13本觉院:即今雁荡山本觉寺,位于乐清市芙蓉镇境内,本觉寺原址在芙蓉溪畔的长徼,初名延唐寺,唐会昌年间曾废,乾宁二年复建,北宋建隆元年e960)改名赐额为“本觉禅寺”,大中祥符年间重建,元丰初年又复建。到了南宋绍兴年间,因“岁久垂坏”、“山门不振”,雁荡山能仁寺僧宣公的徒弟景暹募材鸠工,选择龙潭坑中游处,重建寺院。南宋王十朋有《本觉院殿记》。

14孙:古同“逊”,指谦让,恭顺。

15林熙,林莲屿子,《弘治温州府志》记载:祫子熙,字靖夫,以父任,授知建宁府麻沙镇。元初n仕,遇乡曲缓急必赈之。元张可久曾作《太常引 永嘉林熙翁城南旧院 》词:霖铃秋雨打空阶。人坐益清齐。门掩小蓬莱。怕有客、寻真到来。楼头碧远,山眉青小,口树挂苍苔。且莫写离怀。看隔水、芙蓉正开。

16林一龙:字景云,永嘉人。咸淳七年(1271)进士,授绍兴教授,未久,除史馆检阅,迁秘书郎兼崇政殿说书,时称石室先生。

填讳: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唐人称题讳。

 

 

原文(未句读):

先君吏部侍郎諱?字藏英姓林氏上世居閩後避五代亂徙g之樂清玉環鄉曾祖諱勉妣戴氏祖諱善妣韓氏考諱季仁累贈至朝奉大夫妣朱氏贈宜人大夫以宜人居永嘉遂遷焉五子一女先君居次慶元丁巳十二月二十七日申時生紹定五年補入太學嘉熙改元奏名上舍連丁內外艱淳四年以上舍當待對會時相有仇學校意抑就南省中進士第授迪功郎靜江府府學教授十二年特差充廣西轉運司幹辦公事關升從事郎寶佑四年考舉及格改宣教郎尋差充禮部別試所點檢試卷官授潭州衡山縣未上夏四月除國子錄十一月以三學諸生上書攻丁大全有詔申嚴學禁立石門尤先君與小司成陳公堅力爭之皆罷五年三月謫居婺州開慶元年大全罷相十一月得旨放便明年改元景定正月一日除太學博士a疾辭令太傅平章魏公視師還朝七月始就職八月兼景獻府教授磨勘轉奉議郎十月除宗正寺簿以進玉牒轉承議郎二年四月除秘書郎磨勘轉朝奉郎十月除著作佐郎並兼職依舊以講周禮徹章轉朝散郎三年正月一日除兼權工部郎官兼講仍舊以更迭求外補差知徽州五年十二月領郡事磨勘轉朝請郎咸淳初元以令上登極恩轉朝奉大夫二年二月除監察史十一月除右正言兼侍講磨勘轉朝散大夫三年三月除司諫兼職依舊寶訓徹章轉朝請大夫丐祠不允四年正月除起居郎兼權侍右侍郎兼職依舊周易徹章轉朝議大夫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二月差知貢舉三月除權侍右侍郎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升侍讀五月以病丐祠屢疏不允乞郡又不允十一月禱雪上天竺複被旨慮因腳氣驟作七日疾頓革表請納祿特轉兩官守吏部侍郎依所乞致仕以二十七日亥時終於位年七十有一遺表聞特贈四官積階至正議大夫娶王氏封宜人故萬安軍簽判王公吉之女男熙孫二人景初本初將以遺澤補官嗚呼先君官至法泛風節言論為世推重揚立之道盡矣而不肖孤熙猶以碌檬甜B居優遊晚景為終天之恨是則熙之重不孝也嗚呼痛哉忍死遵治命以六年十月癸酉奉柩葬於樂清縣山門鄉本覺院山謹敘曆官歲月始末納諸壙若夫出處行事則有太府大卿檢正公齋陳公均狀茲不敢述

子熙泣血謹志     

宗侄太學待省進士一龍填諱                            

刊士周天佑

  

更多林氏墓志可参见链接:林氏墓志专题

 

更多林氏人物参见链接:林氏人物(状元榜眼探花及其他)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