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坟茔

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台湾首富板桥林氏) 福州市晋安区

时间:2014-12-27 08:17:30   作者:穆睦-水西林   来源:穆睦-水西林的博客   阅读:5972   评论:0
内容摘要:林尔康,是台湾板桥林家族成员。“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日本占据之际,他不食异族之粟,举家迁往大陆。28岁病故于厦门,1937年葬于此。林尔康墓的全称叫“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

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台湾首富板桥林氏)_福州市晋安区 图1

 

林尔康,字镜颿(fān),祖籍福建龙溪(今龙海市),是台湾首富板桥林氏家族的成员,其高祖父林应寅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东渡台湾淡水新庄,以教书为生,为“台湾板桥林”始迁祖;其曾祖父林平侯,经营盐业发财,捐官广西柳州知府,辞官回台后,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迁至桃园大溪,边做米盐运输生意,边开垦购地,在桃园、淡水、宜兰、台北为后代留下大片土地,年收租,达数万石;其祖林国华,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迁台北板桥,开发板桥一带的荒山野岭,遂成巨富,大造园林,后称“林本源花园”;其父林维让,咸丰九年(1859年)钦赐举人,同治元年(1862年),协助官兵镇压彰化戴潮春起义,奖“三品衔”,其叔林维源,官捐内阁中书,协助台,建城,竣工后赠四品卿衔,光绪十年(1884年)法军侵台,他借给清廷20万两银子以充军饷,被授予内阁侍读,迁太常寺少卿,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奏办抚垦,委派他帮办台湾防务及出任垦务大臣,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上缴赋税有功,晋太仆寺正卿,后办“建祥商,”,为台湾最大茶商;至林尔昌、林尔康兄弟,已历五世,凡二百多年,聚族而居,称“台湾板桥林”,被誉为“台湾首富”。

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台湾首富板桥林氏)_福州市晋安区 图2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巡抚刘铭传邀闲赋在家、后为宣统帝师的陈宝琛访台,因刘铭传的介绍,陈宝琛结识了时任台湾垦务大臣的林维源,定下了他二妹陈芷芳与林维源侄子林尔康的婚事,陈芷芳,名贞,是陈宝琛的异母妹妹,陈承裘侧室张氏之女,因捐巨资给陈宝作为建设全闽师范学堂校舍经费和《德宗实录》红绫本的缮写费,得“一品夫人”诰封和“义芳垂裕”、“福寿”匾,她与林尔康育有三子二女,分别是林熊征、林熊祥、林熊光和林慕安、林慕兰,其中林熊征娶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第五女盛关颐,林熊祥娶陈宝琛第四女瑜贞(师桓),林熊光娶日本女子石原文子,林慕安嫁给了两江总督沈葆桢的孙子沈成栋,林慕兰嫁给了国学大师、清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严复的三子严琥(字叔夏),他们的长女严倬云则嫁给了鹿港辜家的辜振甫。

中日甲午海战(1894.7-1895.4)后,清政府一败涂地,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沦陷于日本之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为反抗日本人侵占台湾,台湾人民自发成立“台湾民主国”,林维源被举为议长,他见事不可为,谢辞不就,携子林尔嘉、侄林尔康跨海内渡,先在厦门租一大厝居住,后向英国船长约翰买了二幢位于鼓浪屿的别墅定居,时人称“林氏府”(今鹿礁路11-9号),不久,林尔康因劳心忧国,不幸病故,终年28岁,其妻陈芷芳继承家业,仍居住在厦门。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任命林维源为福建商务大臣,授二品侍郎衔。6月,林维源过世,陈芷芳举家搬到福州,由林尔康的表弟蔡法平在杨桥巷买“明朝厝”居住,后称“台湾林”大厝(现原南街卫生院旁,后来拆建成三友大厦和部分宏建大厦,现在东百范围内)。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夏,陈芷芳因糖尿病去逝,子孙念其眷恋故里之情,择葬鼓山畔的牛山西麓。次年,移林尔康灵柩至牛山,与陈芷芳合葬,藉慰其灵,故林尔康墓全称为“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墓依山而建,坐东朝西,占地约530平方米,内有墓道、望柱、墓塔、墓圈、4层墓埕以及两道墓封等设施。

墓道在陵墓的左前方靠近大路的地方,墓道前立有一石碑,正面刻“林公尔康暨陈夫人墓道”,背面刻林尔康和陈芷芳的生平经历,为1994年台湾的林、陈后人修建墓道时所立,碑文曰:“兹值马关国耻百周年,后代子孙有感于先人承夷0之高风,义不食异族之粟,秉仲连之志节,乃不作化外之民,隐于闽地。生为汉族人,死为汉族魂,爰为记,志不朽焉。”沿着墓道左侧碑后的台阶拾级而上,穿过一道铁制栅栏门,就到了墓园,墓园宽大气派,庄严肃穆,高低有序,立体感极强,地面全部由花岗岩铺就,护坡、墓手、墓0则是用三合土夯筑,虽经数十年风雨侵蚀,却几乎没有脱落,加上绿草如披,青苔如茵,看上去古迹斑斑,质朴厚实。

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台湾首富板桥林氏)_福州市晋安区 图3

右侧的望柱

第一墓埕与第二墓埕间是第一道墓封,由刻有麒麟、莲花图案的白花岗岩做成,浮雕手法,技艺精巧。墓封左右两侧各有五级台阶连接上下层墓埕。

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台湾首富板桥林氏)_福州市晋安区 图4

第二墓埕被杂草掩没,两侧也有五级台阶通往第三墓埕,在第二墓埕与第三墓埕间是第二道墓封,同样是花岗石凿制而成,但不雕图案,也没有文字。

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台湾首富板桥林氏)_福州市晋安区 图5

第三墓埕两侧也有五级台阶通往第四墓埕,上下层间却没有墓封,只有一块斜立面的花岗石墓陛,浮雕着精美的莲花、飞天图案。莲花居中,大如车轮,飞天如翼,分侍两侧。

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台湾首富板桥林氏)_福州市晋安区 图6

第四墓埕上立着一座六角形白花岗石墓塔,高3米有余,上有六边形翘角塔檐,顶有一颗石圆球的塔刹。塔身正面镶嵌一块青梨石碑,上书:“上吉,林镜颿居士、德配陈夫人之塔”,字体潇洒飘逸,苍劲有力。塔下两层塔座,皆刻有精美的图案,与塔前的莲花飞天浮雕图案相呼应,风格统一,浑然一体,在塔的后侧刻有“昭和丁丑年春捉ā薄ⅰ啊跄昴卸永房子孙修建”的字样,昭和丁丑年即1937年,需要说明的是,因台湾为日所据,板桥林家的族人中加入日藉的居多,我查了下资料,在板桥林“饮水本思源”五房中,自第五代起,保留中国藉的大约只有二房的林尔嘉(时林尔昌、林尔康已故),而林尔嘉的弟弟林祖寿琢职厥佟⒘炙墒偌俺ぷ恿志叭识技尤肓巳战澹林景仁甚至担任伪满洲国的欧美司司长,这也是后人为林尔康建墓时采用日本国年号的缘由吧。在墓塔的后面依山垫建有一平台,两侧是三合土结构的双重墓圈。

据说,林尔康的孙子、林熊祥的长子、台湾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林衡道曾在牛山建纪念亭,题其联曰:“淡江水连闽江水,龟山云接鼓山云。”如今已不见亭子踪影。

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台湾首富板桥林氏)_福州市晋安区 图7

2008年6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林尔康和陈芷芳合葬墓”为第六批“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围为墓东、西各20米,c至禹州鼓岭一号别墅入园道路,北至50米,2009年11月升级为第七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文地址:http://fzlq1971.blog.163.com/blog/static/127682509201410144838213/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出处: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址


相关评论